kb体育近日,北京前门大栅栏商圈将进一步改造提升的消息不胫而走,令人们将目光再度聚焦这条古老的商业街。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大栅栏经历过公私合营,推出过便民“一招鲜”,后来成了全北京第一条旅游步行商业街。如今,新打造的北京坊更是为正阳门下增添了一处新地标。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当年经营惨淡时,大栅栏商贸集团为寻求出路,曾专门登报请社会各界人士帮忙出谋划策。
1956年,大栅栏公私合营华东百货商店的职工正在摆放商品。(李祖慧 摄)
1957年,为方便顾客,前门大栅栏第五钟表修理合作社第三门市部设立了快修部。(李祖慧摄)
历史上,北京前门大栅栏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它兴起于元代,建立于明朝,从清代开始繁盛。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公私合营的脚步,大栅栏的商业气象一新。
本报1956年1月1日3版《大栅栏在变化》描述了这样的景象:当时,大栅栏有70多家商店,一眼望去,无数幅写有“庆祝公私合营”的红布横幅、标语和耀眼的大红“囍”字,被张贴在商店的招牌下面或是橱窗上面。瑞蚨祥棉布店、张一元茶庄、华东百货店门前更是张灯结彩。
1956年,北京基本完成了对私营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市商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栅栏尤为明显。过去,多数商店的营业场所狭小,经营商品不齐全,比如这条街虽有9家鞋店,可哪一家的式样号码都不齐全;虽说有12家百货店,可经营的商品都是相同的。实行公私合营后,这一区域的商业网进行了调整,原来9家鞋店合并成5家专业鞋店,分别服务妇女、男子、儿童等不同顾客群体;原来12家百货店则合并成6家专业商店,分别经营日用百货、床上用品、化妆品和小百货等。如此一来,既方便了市民,也令大栅栏的买卖更加兴隆。(1957年1月15日《北京日报》2版,《再访大栅栏》)
跟着改变的还有大栅栏各商店的服务态度。过去“店大欺客”,有人到同仁堂去买几毛钱的小药没人搭理。公私合营后,同仁堂添了为顾客煎药的设备,设立了“服务处”,由有经验的老店员负责“问病买药”工作,每天有近千位顾客不用找大夫就能买成药,药价还比过去降低了约三成。过去,瑞蚨祥对待顾客的态度分三六九等,对“大宅门儿”来的人,赶快巴结地让到客房里kb体育,招待烟茶、点心,把商品送到顾客面前去听候挑选。普通顾客想买几尺布,简直不敢跨进门,进了门也只能站在柜台前买布。公私合营后,瑞蚨祥的售货员对待所有顾客一视同仁,好似亲人一般。(1959年9月22日《北京日报》5版,《大栅栏的变迁》)
那个年代,大栅栏商业繁荣,走在街上,到处都是川流不息的顾客,商店一年之中很难分出淡旺季,昔日“晒柜板”的六月也和“金九月”一样忙。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各行各业踊跃参与“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繁华的大栅栏商业街以崭新的面貌开展便民服务,建设文明一条街。
据本报1983年3月17日1版《大栅栏开展便民一条街红旗竞赛》报道,当时大栅栏沿街的商店、门市部展开了比服务态度、比服务质量、比文明经商的便民利民竞赛。照相馆摆出“代客上卷,鉴定质量,传授技术,照顾急需”的牌子;百货公司毛巾专柜上醒目地写着“代售邮包标签布,代客缝邮包”;顾客买了暖瓶胆,售货员帮着装好;东西拿不了,售货员把顾客送上车……种种举措方便了顾客,大栅栏因此被誉为“便民街”。
1984年,北京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正式将大栅栏街命名为“商业文明服务街”。那时,大栅栏街共有33家商店,虽然处于改革开放、讲求经济效益的年代,但这些商店没有舍弃便民措施,店店都有便民“一招鲜”。比如,同仁堂药店一直坚持代客煎药,每次收费1角钱,煤气涨价后,每煎一次药要赔5分钱。从顾客利益着想,同仁堂既没多要钱又没丢掉这项便民措施,从1985年1月到10月,共为群众煎药1.8万多服。晨光眼镜店也一直坚持164项费事又不怎么赚钱的小修小配业务,不但安排专门人手,还延长了营业时间,千方百计备齐零件,从1985年1月至10月,共为顾客修配眼镜2.7万多副。(1985年11月29日《北京日报》1版,《大栅栏商业街改革不忘便民“一招鲜”》)
在那个商品还不是很丰富、商业服务业网点还不是很多的年代,大栅栏街上的商店共推出了342个便民项目,包括问病买药、代客邮寄茶叶、量体算料、代缝邮包、代配糖果、代客加工配制成药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上世纪90年代,“燕莎”“赛特”“蓝岛”等大商场崛起,西单、王府井商业区也不断更新,相比之下,繁盛了数百年的大栅栏商业街显得有些苍老斑驳。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1993年8月,大栅栏商业街上14家企业组成大栅栏商贸集团,形成了集技、工、贸、产、供、销为一体的经济联合体,以期通过转换经营机制,令大栅栏重现辉煌。此举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大栅栏商贸集团成立一个多月,当年9月的销售额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64%和40.03%。不仅如此,集团还把分店开到了河北、河南、内蒙古和辽宁等外埠。(1993年10月13日《北京日报》2版,《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大栅栏”经营上台阶》)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栅栏这条古老的商业街因受交通、环境、规划及其它因素的制约,依旧无法发挥传统商品的特色,受到冷落。
为了让大栅栏这颗昔日的商业明珠重现光芒,1996年,大栅栏商贸集团致信北京日报群工部,倾诉了大栅栏商业街的现状和大栅栏人在努力寻求企业发展中所做的艰苦努力,呼吁京城百姓关心和支持大栅栏商业街的发展,为大栅栏重振辉煌出谋划策。(1996年4月1日《北京日报》8版,《请给大栅栏发展献计策》)
北京日报为此开辟专栏,刊登了很多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宣武居民周大顺写道:大栅栏应由松散型变为集约型,才能具备吸引消费者的合力。小门小户、零打碎敲不是发展现代化商业的路数,在大栅栏的发展上需做大文章!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郭志军一口气为大栅栏提了5条建议,包括调整商店布局、改善交通条件等。中国建设建材工会孙理提出:大栅栏商业街要合理地保留原有老字号、老店铺的风貌,应采取向空中和地下发展的办法,同时,要突出“京味儿”特色……
这场“头脑风暴”持续了4个月,共收到读者来信数百封,内容涉及市场定位、营销策划、进货渠道、公关广告、软硬件服务等多个方面。写信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有专家、学者,也有工人、农民,有商界内行,也有普通顾客。其中,不乏热心的外地读者。(1996年9月2日《北京日报》8版,《倾听百姓建议让大栅栏再现辉煌》)
对于读者提出的一些操作性强的建议,大栅栏商贸集团逐一进行了落实,比如增加生产市场上几乎绝迹的老产品、开办京城首家库存商品专卖店等,为大栅栏日后的腾飞积蓄了能量。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宣武区委、区政府经调研后决心振兴老街老店,投巨资改造环境,为大栅栏做新定位,突出民风、民俗和民族商业文化的特色,走集旅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步行商业街”的路子。
1998年5月,大栅栏商业街开始进行改造。这次改造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完工后,主路宽5米,并用不同色彩的方砖铺出了1至4米宽的辅路。几个月后,京城第一条旅游步行商业街在这里挂牌。
本报1998年8月7日1版报道《大栅栏盛景重现》这样写道:街道翻修后,恢复了古朴的青砖路,与两侧朱漆金匾的店堂楼阁相得益彰。夜幕降临,霓虹彩灯把街道映得流光溢彩,家家店铺灯火通明,人潮如涌,欢声阵阵……这难得的热闹场面吸引了八方来客。多年前曾到过大栅栏的外地游客杨恩德说,以前对这里的印象是破烂陈旧,没想到大栅栏如今能焕然一新。前往大栅栏的旅游大巴一辆接着一辆,希腊旅游团的一位外方领队表示,早就知道大栅栏,听说进行了改造,特意带团来逛逛。家住大同的居民马翠云禁不住感叹:“大栅栏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人气兴旺了!”
2003年6月,《北京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获北京市政府批准,随后,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总体保护和修缮、改造拉开了序幕。
2008年,大栅栏商业街重张迎客。据本报2008年7月31日9版《500年大栅栏昨重张开市》报道,从煤市街的西口进入,走到东口与珠宝市街相接,这条266米长、崭新的大栅栏商业街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变宽了。整齐清雅的青砖路面代替了坑洼的条石路面,中间设有盲道,号称“天罗地网”的电线电缆全都消失了,采用仿古建筑风格修建的门脸让人耳目一新,过去拥挤的街道和门面也变得宽敞亮堂了。
门脸变了,装饰新了,但街里的瑞蚨祥、马聚源、张一元、内联升、狗不理、同仁堂等黑底金字的老字号牌匾还在,依旧保留着昔日大栅栏的感觉。不过,这些老字号都借改造之机实行了“内部升级”,像张一元茶庄就把整个二楼腾空做成茶室,泡上一壶好茶,约上三五好友,喝茶、观街看景、侃大山,京味儿十足。
这次改造后,大栅栏一度创下日接待15万人次的纪录,仅仅一年时间,这条街上的老字号销售额涨幅达50%,年游客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次。(2009年7月6日《北京日报》6版,《大栅栏开街一年 游客超千万人次》)
2017年,大栅栏又迎来了一次更新——位于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东北角的北京坊建筑集群落成,很快,这里便以中西融汇、古今辉映的独特风貌成为正阳门下的一个新地标。(2017年1月17日《北京日报》2版,《大栅栏“北京坊”亮相》)
如今,大栅栏又迎来新一轮的改造提升。相信不久的将来,大栅栏还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文字:贾晓燕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