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体育国家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因地制宜的美丽乡村。乡村热在持续发酵,人们都向往理想的田园生活,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但是乡村风貌建设
乡村风貌各地特色雷同,很多地方简单沿用了徽派、西南居民风格,模仿一些明星村的风格,没有挖掘自身在山水格局、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独特性,千村一面,似曾相识,导致地域特色正在逐渐消失,乡村风貌呈现出城市化、样板化的趋势。
近几年美丽乡村建设存在最大问题就是平均发力、缺乏重点,往往选择一些资源禀赋比较好的地区,但是很多乡村由于所处的区位关系导致空心化严重,乡村美丽起来了,人走空了,一些衰败消亡的村还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一些社会负面影响。
过于追求传统特色,复制了大批假古董,盲目复建或兴建人造景观,统一建设一些并不受欢迎的古迹“赝品”。有些乡村大量使用乡土材料,村子回到了解放前的风格,没有时代感,造价也很高。
· 彩钢板。这几年彩钢板屋顶大量使用。大面积的纯蓝、纯红、纯黄颜色破坏了农村风貌环境。彩钢屋面色彩很突兀,很刺眼,破坏了自然、和谐的乡村风光。
· 水泥面。水泥建材便宜好用,这几年农村地区大量的采用水泥,无论在建筑屋面,还是在地面,大面积的水泥面造成了农村地区风貌环境很粗糙的效果。
· 房。有些地方建筑外立面没有任何装饰,的墙体。在农村地区,由于瓷砖便宜,好用,存在大量把瓷砖贴到建筑外立面。跟周围环境很不和谐。一些地方仅仅在正面上贴上了瓷砖,侧面还是清水砖墙,更加难看。瓷砖贴得并不牢靠,一段时间之后脱落,造成立面斑驳。
· 涂料村。有些地方为了“遮丑”,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中,把建筑简单刷白或者刷成各种刺眼的、不符合传统的颜色,比如黄色。一个村子往往一种颜色,有些涂成了鸡屎黄,甚至一个县就一种颜色,乡村风貌并没有提升。
不少地区风貌改造重村庄轻村域,规划主要关注建设空间,而忽略了村域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空间,村域里大量的农田景观、水利设施的风貌等被忽视,这几年出现了三面光的堤岸、桥梁笨重、大棚丑陋泛滥……
乡村风貌改造还存在众多问题:照搬城市模式,脱离实际。绿化采用草皮、灌木修剪等城市园艺手法。一些地方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形象工程”。修建现代化大广场、入口建设大牌坊、用大理石建大亭子、建设高空玻璃景观栈道等。破坏乡土风貌和自然生态。存在推山削坡、填塘以及溪流、沟渠等驳岸硬化过度等行为。
要站在民族文化复兴的高度提升乡村风貌。乡村风貌是几千年农耕文明在产业、社会、文化、经济、建设的外在体现。乡村的自然纯朴、丰富多彩、融于自然的美是精神发展的追求。
如果说欧洲的文艺复兴是奥林匹亚去古希腊的雅典卫城取经的话,那中国的民族复兴、文化复兴还是要回到我们的乡村中,因为我们的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泉和DNA,都孕育在乡村里。
中央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城郊融合型、特色保护型、集聚提升型、搬迁撤并型的分类发展思路。通过近几年在各地的调研和实践,发现大部分乡村空心化严重,村庄濒临解体,村里只剩下60岁以上的老人,一些村子在好的季节才恢复生产。展望未来,乡村将在城市近郊、产业发达、传统特色突出的地方集聚和重构。找准乡村振兴的聚焦点,运用集中超前的思路在这些聚集点打造乡村风貌。
结合这些实际情况,我们建议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发展趋势,精准科学的指引和引导美丽乡村建设。
城郊地区的乡村会持续发展,我们要超前谋划好城郊地区的乡村,打造为未来乡村。高标准超前打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无差别化。乡村房屋精美,花园式生态环境,既能享受郊野乡村生活的乐趣,又能承接城市文明。
对产业集聚村庄要多用自然生态的办法,多栽树少硬化,用绿树美化乡村、用清水活化乡村、用田园诗化乡村、用乡土特色材料打造乡村建筑。
对一些生态环境很好,但人又非常少的一些乡村,我们要彻底让他恢复好生态环境。让水恢复清澈和流动,让山林更茂盛,把空心宅院种上树来恢复生态,让村边、田边的野草更茂盛的疯长,留下的房屋一定要打造成精美的村居。
传统村落是特色保护类村庄,也是几千年农耕文明的遗存,要注重连片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传统村落。去年财政部开展传统村落连片示范工作,在全国选取了10个地级市州连片试点,每个地区给予1.5亿资金支持,希望通过连片示范,在保护的基础上让传统村落发展起来,以使用促保护,目前工作正在开展中。
传统村落不能简单的把文物保护的思路沿用过来,传统建筑是有寿命的,为了保护而保护意义不大,要注重当前的使用和经济发展,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大胆改造利用和更新。习指出,要把传统村落改造好,让村民洗上热水澡。传统建筑不必停留在某个特定时期,要提升传统建筑功能适应现代生活,还要大胆的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创新成为未来民居、未来传统村落。
通过空间连片发展、重构村落、自然风景、民族风情要素、植入现代旅游、休闲项目、让传统村落有自我造血机制。精心策划传统村落发展模式,各村落进行差异化打造,功能、风貌、产业等重新定位。把资金集中起来打造几个村子,让它更具特色,达到引爆点。贵州黔东南千户苗寨虽然只有六个村,但它的旅游收入比200个传统村落还多,达到规模效应。
在原来基础上进行重新的改造重构,让它更具有可看性规模性。千户苗寨,就是六个村重新组成一个镇。按传统的方式建设了桥、楼,博物馆等,有些房子有四五层楼之高,重构之后的村落更有韵味。
我们还要把传统村落的智慧传承出去,用于周边的乡村以及城镇的打造。传统村落智慧在选址、格局、治理、风貌、生态等众多方面都充满了各种探索和经验,这些都体现了最大的中国特色。凤凰县竹山传统村落连片把新老村新旧传承,浑然一体,探索出新的路径。
中心城市(城市群)的乡镇要融入都市圈发展;城市周边的乡镇与城市功能重构;产业带里的乡镇要协作和转型升级;景区附近的乡镇景镇融合;县域边的乡镇与县城联动发展;偏远的乡镇镇村联动。
用自然生态营造环境,多栽树少硬化。以绿美镇,以水活村。乡镇垃圾多用就地填埋、沤肥、循环利用的方式就能解决;生活污水也多用农村就地分散处理的方式、还田循环利用的方式更可持续发展。
多用乡土的手法提高乡镇风貌:鼓励使用乡土材料、传统建筑方式传承和延续村镇地域特色。不要过分强调民居流派、穿衣戴帽。要就地取材、老料新做、土料洋做、粗料细作、新旧搭配。
在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上要打造精致优美的公共建筑,要提供复合高质量的功能,挖掘文化地域特色,提供城乡无差别化的小镇服务。
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城乡融合,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县城综合服务和承载农民就业居住能力,要利用县城周边打造一些承接农村富裕劳动力进城的承载地。还要构建连接县城到乡村的城乡融合发展带。
·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带:结合交通干道,把县城、主要乡镇和一些有资源的村庄,通过发展廊道连接起来,重点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带,吸纳带动周边的乡村发展。
· 全域乡村农林景观打造:把一些山川、河流、古村、民俗风情巧妙的串联起来,大规模成片栽种不同季节不同类别的果树和花卉,做到每月有不同的水果和花,提升大地景观,打造农林景观带,同时免费吸引城市的人来采摘和休闲,带来流量和人群,带来了大量的餐饮和住宿,同时植入一些微型的田园商业综合体,服务于乡村。
· 打造未来旅居康养新村:这次疫情导致封城,大家都向往的郊区到乡村去生活居住。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圈周围的县域带来了新的机会,一些山清水秀之地未来会产生很多新的旅居新区,这些旅居新区是新经济下的产业新区,对我们县域经济会起到巨大的推动。
我们在第二届全国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广西恭城县的规划中,提出打造传统村落风貌片区、河谷田园风貌片区、儒家瑶族文化片区、八甲九甲风貌片区、山地草原风貌片区、山地瑶族民俗风貌片区、山地风貌片区、沟谷瑶族民俗风貌片区八大风貌片区,挖掘彰显了全县的乡村风貌特色。
针对县域乡村的建设的山水田园、河湖水系、村庄环境、农房建设、庭院、晒谷场、河堤、桥梁、农村道路、垃圾收集点形式、污水处理方式等热点进行系统控制。图文并茂地明确建设形式、规模等控制要求,便于实施乡村建设管理。
系统的梳理影响山水田园乡村风貌的要素,包括生态山林、河湖水系等,提出关键的指引要求。
生态山林,要提出保护山林的具体要求,明确对砍树、挖山等破坏行为的惩罚办法和实施要求。 一些重要的景区景点要打造一些高质量的步道、亭子等休闲设施。
河湖水系,要对河道的清污kb体育、疏浚、拦坝等提出风貌指引要求;指引河堤材质,河岸种植;注重保持池塘原有乡土环境。
水利设施要体现自然生态。沟渠的治理要虽为人工,宛若天成,对治污,绿植,河渠三面光等提出指引。多用石头、废砖、木头、夯土去砌堤岸。
桥梁要质朴轻盈。对桥体实用性和形式、护栏材质等提出要求,多用乡土材质、轻质材料、简易的材料去做桥体和栏杆。
农田治理要打造大地景观。整理零散土地,保持田塘园路。对种植提出肌理、品种、季节等提出配置要求。
村庄节点要小巧质朴。分别对村庄入口、公共活动场所、乡村小品等提出建设指导。
村庄绿化要注重四边。优化路边、水边、边坡、宅边等零散空间的绿化种植,多用果树、花树和本地树种,以树美房、以花亮村、以果富村。 宅前屋后,提出绿植、铺装、农具等元素的建议。
基础设施要巧露妙藏。对水源选择、水源保护、供水形式等提出指导意见。污水处理提出选址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处理工艺。垃圾处理。提出垃圾分类和源头减少的原则,对垃圾收集方式和设施、处理方式等提出选择建议。
道路设施要丰富多样。不用级别的路要有不同的材质,对道路铺装、停车方式、道路设施、标志等提出功能、风格、材质等其他要求。
墓地建设要绿色理念。对选址、距离、选地等提出要求,提倡“绿色殡葬”理念。
公共建筑,既要文化传承也要体现乡土特色,还要大胆创新。对建筑体、规模、功能、风貌等提出全面控制。
精准分级保护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遗存和文物古迹。
传承发展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挖掘、抢救传统村落,建立档案,拓宽利用渠道。
提供发展文化场所、路线和空间。对布局提出完善建议;对地域、传统和现代文化进行挖掘、传承和丰富,完善文化场所。
乡村风貌建设面大、分布散、复杂,用传统自上而下板块式的规划很难具体指导乡村风貌的各项建设内容,需要系统的指引。美丽乡村建设导则既高效又实用kb体育,用图则式、自选式、组合式的导则,既能落实规划的指引,又能高效的指引风貌提升,建议推广。
· 整体引导。从乡村风貌现状分析入手,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分区指引、构建市域美丽乡村体系。
· 分区指引。建立分区的美丽乡村体系。制定风貌控制分区、明确各指引分区目标、制定分区美丽乡村建设导则、提出保护及控制要求。
· 要素控制。针对乡村建设的山水田园、河湖水系、村庄环境、农房建设、庭院、晒谷场、河堤、桥梁、农村道路、垃圾收集点形式、污水处理方式等热点进行系统控制。图文并茂地明确建设形式、规模等控制要求,便于实施乡村建设管理。
未来要用自由灵活的布局、本地的建筑材质、传统的形式和图案、绿树掩映的方式做出和谐统一、美丽而有特色的风貌。
乡村风貌要充分尊重地域、民族、乡土,要反映生产、生活,要体现时代和文化。
未来乡村对工矿厂房、农业大棚、河塘沟渠、农业种植、树木绿化,建筑风貌等,都要进行系统的管控和引导。